《刺殺金正恩》劇照
  好萊塢的索尼影業拍了以“刺殺金正恩”為題材的喜劇片《採訪》,索尼影業因此遭到來自網絡的黑客攻擊,公司的一些商業敏感信息遭披露,還有人通過互聯網威脅稱將對放映該片的美國院線發動“9·11式恐怖襲擊”。索尼影業和相關美國院線都被嚇住了,多家院線宣佈不會為該喜劇片排片,索尼影業於美國時間17日正式宣佈停止《採訪》在世界範圍內的公映。
  索尼影業與相關院線“犯慫”在美激起軒然大波,美國輿論紛紛怒斥這是對言論自由的背叛,很多名人和主流媒體加入到批評索尼影業退讓的行列。
  文明世界大概都會反對黑客攻擊和恐怖威脅,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說,索尼影業拍這種片子,做得實在不怎麼地。拿一個與美國敵對的小國領導人開涮,這說不上是好萊塢和美國主流社會的驕傲。
  美國人總認為他們可以批評、調侃本國領導人,因此他們有權對任何國家的領導人不客氣。這是強詞奪理,美國人其實能感覺到這個邏輯並不成立。好萊塢當年曾把蘇聯人當主要丑角,偶爾也拿中國當靶子。冷戰結束後蘇聯沒了,中國一天天強大,電影市場蓬勃發展,好萊塢電影公司為擠進中國市場開始敬我們三分。如今好萊塢可以盡情醜化的對象不多了,它們縮小到看不出國籍的伊斯蘭極端分子,以及朝鮮、伊朗等極少數國家。
  好萊塢要求所有國家的人都像他們一樣“有幽默感”,實際上好萊塢的導演們一直在找“軟柿子”捏。如果好萊塢喜劇片里的刺殺對象是沙特或泰國國王,以及印度尼西亞或新加坡的國家元首,那些國家大概會無一例外激烈抗議,並且想方設法讓相關的好萊塢導演吃不了兜著走。因為朝鮮與美幾乎隔絕,好萊塢毫不留情地放開了尺度。
  無論美國社會如何看朝鮮和金正恩,後者畢竟是那個國家的現任領導人,只有缺少剋制意識的文化傲慢才能讓好萊塢對惡搞金正恩毫無顧忌。
  然而事實證明,好萊塢在乾這種事時並非真的“君子坦蕩盪”。剛一遭到網絡攻擊和恐怖威脅,他們就慌了,其實黑客攻擊和語言威脅在現代社會裡都不罕見,大概索尼影業也覺得拍那種片子“很傷人”,有可能真的激怒一些人導致歇斯底裡的報複。
  美國社會站在全球文化競爭的絕對上游,它需要適當表現出一些風度,而不是時時處處咄咄逼人。美國的精英們不應迷戀憤青式的挑釁,他們不能只有紳士的儀態和辭藻,他們還需有紳士的胸懷和處世哲學。
  索尼影業惡搞金正恩,除了覺得“搞搞他沒事”,借這個題材抓眼球撈票房,恐怕是最大動因。這部片子一旦大規模放映,肯定會在朝美關係中節外生枝,給整個朝鮮半島的氛圍平添刺激。對這部電影來說,這是一種很獨特的埋單方式。
  如果中國不是電影市場龐大,或許會不斷因為好萊塢的電影躺槍。一些西方輿論抱怨,中國在用自己的經濟實力壓制好萊塢的“創作自由”。在我們看來,中國對好萊塢的片商們就是要“堅持原則”。與後者講道理沒有讓它們搞清楚利益關係更管用。
  迄今為止,好萊塢在面對中國時謹慎遵守了底線。今後要它繼續遵守底線,恐怕不能僅僅靠好言相勸。▲
(編輯:SN171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c70tcyuj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